昆明学院2020年度财政项目文本公开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财政项目文本公开工作的通知》(昆财预〔2020〕22号)要求,昆明学校2020年度重点项目为应用型示范高校建设专项补助经费和科研专项资金,具体公开情况如下:
应用型示范高校建设专项补助经费
项目名称
应用型示范高校建设专项补助经费
二、立项依据
2015年10月23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的文件,文件要求各地方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昆明学院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直坚持应用型办学思路,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急需的“思想品德优、理论基础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上手快、后劲足、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2012年学校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4年被列为云南省应用型整体转型试点高校;2017年成为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2018年成为云南省应用型示范高校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同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同时国家严控专业临床医学获批并开始招生,并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物理学、中国汉语言文学两个学术硕士点和农学专业硕士学位点迎来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又顺利新增材料与化工、国际商务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及发展目标的实现添加了强劲动力。
“十三五”期间,昆明学院提出了“坚持转型发展、坚持内涵提升、坚持重点突破”的发展原则,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紧密结合地方、产业、行业的发展需求,着力规划学科专业的布局和发展重点,巩固传统优势特色,紧密围绕产业行业培育和打造新的亮点,建设地方产业链、创新链所需特色应用型专业和专业集群;加大校企合作,实施产教融合,开展协同育人、协同创新,使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进一步适应产业、行业需求,不断凝炼和树牢应用型办学特色,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为更好地促进学校的转型发展及内涵建设,在项目的支持下,昆明学院积极开展了应用型示范院校建设,加强了专业、课程、师资等方面的软硬件建设,并在校内遴选了一批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型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助推昆明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根据《关于中共昆明学院委员会恳请程连元书记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的回复意见》,1.同意在昆明学院设立“应用型示范高校建设专项补助经费”,由市财政2018年—2020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昆明学院应用型示范高校建设。同时,将专项补助经费纳入年度绩效评价,下一年度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动态调整。2.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昆明学院采用柔性引进、双向兼职引进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三、项目实施单位
单位名称:昆明学院
组织机构代码:125301006787089504
地址:昆明市经开区浦新路2号
联系电话:65098096
法人代表:黎素梅
经费来源: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
单位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
昆明学院是教育部2004年5月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原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昆明大学合并的基础上整合昆明市优质教育资源组建而成,是目前云南省学科门类最齐全的本科学校,学校的主要职责是: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综合大学学历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开展基础应用科学技术研究。3、加强校政、校企、校校合作,立足昆明、服务云南,做好社会服务工作。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与南亚、东南亚、欧美的项目合作。5、培育大学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文化传承工作。6、完成省、市政府交办的工作。
(二)机构设置情况
学校根据高校职能特点将机构设置分为党群组织机构、行政管理机构、教学业务机构、教辅业务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后勤服务机构、派出及临时机构7大类。
党群组织机构包括: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学校工会、学校团委、研究生工作部、老干工作部。
行政管理机构包括:校长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处、计划财务处、监察处、审计处、科技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保卫处、基建处、国际交流合作处、发展规划处、离退休工作处。
教学业务机构包括: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旅游学院、数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教辅业务机构包括: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信息中心、图书馆、学报编辑部、实训基地管理委员会。
科学研究机构包括:昆明科学发展研究院、昆明滇池(湖泊)污染防治合作研究中心。
后勤服务机构包括:后勤集团、校医院。
派出及临时机构包括:昆师路校区管理委员会、扶贫工作办公室、老校区处置和搬迁善后工作办公室、附属学校筹建办公室、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我部门编制2020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即:昆明学院,预算代码:601001。昆明学院属财政全供给单位,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截止2019年12月编报基本支出时,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2057人,其中:事业编制2057人。在职实有1575人,其中:财政全供养1575人。
离退休人员 1109人,其中:离休15人,退休1094人。
车辆编制36辆,实有车辆36辆。
(三)重点工作概述
1.全力做好学校发展规划工作。做好“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终期总结。适时启动“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前布局谋划、提前部署安排、提前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前期调研。制定规划编制管理办法,推进学校规划编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继续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继续探索并完善在绩效分配,职称评审、教师岗位聘任等方面的改革,不断增强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全面提升教学、科研和管理质量,使学校办学实力迈上新台阶。
3.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加大学分制改革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与完全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推进学生中心、教师中心、课程中心的建设,加速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学分制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开展学业导师培训,发挥对学生专业发展规划、选课指导和推荐继续深造等方面的作用。
4.稳步推进更名大学各项工作。逐一落实学校更名大学实施方案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制定硕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建设动态调整管理办法。
5.持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继续推进“昆明学院应用型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项目工作。加快推进“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学校的落地实施。对标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认证,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加大专业内涵建设。
6.着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完善科研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与各学院和研究机构签订目标责任书,充分发挥学校科研平台、高层次人才和学科专业优势。提高基础性研究水平,力争实现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的新突破;积极开展应用型研究,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立足昆明、研究昆明、服务昆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加大科研项目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度,以科研促教学。
7.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系和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结合学校推进内涵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内在需求,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四、项目基本情况
(一)昆明学院应用型示范院校建设项目
项目规划资金38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学校的应用型特色专业、专业群建设,如教学仪器设备、相关软件及数据库升级,完善相关办学条件;“双师双能型”教学教研团队建设及师资培养、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方面,立项建设的12个项目如表1所示。
表1 昆明学院2020年应用型示范院校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类型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教学单位 |
资助金额(万元) |
1 |
其他 |
旅游应用型示范特色学院建设项目 |
田芙蓉 |
旅游学院 |
40 |
2 |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社会服务功能增强 |
“应用型”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专业技能实验实训智慧平台建设 |
唐敏 |
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
20 |
3 |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
云南省高仿真护理模拟教学模型研发及产业化 |
余珊 |
医学院 |
40 |
4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
苏怡 |
经济管理学院 |
40 |
5 |
其他 |
公共数学课综合改革项目 |
周兴伟 |
数学学院 |
10 |
6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
构建以工程项目为导向 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 |
文瑾 |
信息工程学院 |
40 |
7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校企协同育人“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件(食品与药品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 |
李维莉 |
化学化工学院 |
40 |
8 |
优势特色专业群 |
智能制造的特色专业群建设 |
何松林 |
机电工程学院 |
80 |
9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思政课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为例 |
马宁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0 |
10 |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
服务大健康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 |
杨兆宇 |
医学院 |
40 |
11 |
“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提升 |
“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
蒋蕾 |
化学化工学院 |
10 |
12 |
“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提升 |
基于“双师”工作室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模式 |
林涛 |
经济管理学院 |
10 |
合计 |
380 |
(二)昆明学院学分制综合改革配套建设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2018年9月29日学分制改革座谈会的精神,昆明学院被确定为“云南省首批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试点的九所高校之一。一年多来,全校上下,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围绕学分制改革的中心工作,全面深化学校教育教学、人事制度改革,在完成学分制综合改革方案制定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新生选课和选教师,组建了创新性人才基地班,推行了体育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为新生配备了学业导师,更新建设教务管理平台,修订或新建了学分制相关的配套管理制度,建立了学生中心、课程中心、教师中心,这些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目前,学分制已在我校平稳运行,但也逐渐暴露出我校在学分制改革中面临的教学资源、教学场地不足等问题。为此,在该项目的支持下,规划资金120万元,主要用于对现有普通教室的升级改造,计划新建多媒体教室33间,新增座位数近2800个,以弥补学分制改革工作教学场地不足的突出问题。
(三)学生实践教学专项经费
根据教育部对应用型高校建设相关要求,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在该专项资金支持下设立学生实践教学专项经费500万元。学生实践教学专项主要用于专项开展学生实验和实训活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费、客房实训专项经费、酒水实训专项经费、烹饪实作费、农生学院实验实训专项经费、医学院实验实训专项经费、实训基地建设专项经费等。
(四)柔性引进应用型人才项目经费
为适应学校的应用型示范院校转型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云南省和昆明市关于柔性引进人才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昆明学院实际制定性引进应用型人才暂行办法及实施方案,通过柔性引才的方式,引进应用型人才和团队。项目经费预算500万元。
五、项目实施内容
(一)昆明学院应用型示范院校建设项目
在校内遴选一批符合昆明学院发展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等方面的项目,首批拟遴选出12个项目进行立项建设。
(二)昆明学院学分制综合改革配套建设
新建多媒体教室33间,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新增座位数近2800个。
(三)学生实践教学专项经费
学生实践教学专项主要用于专项开展学生实验和实训活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费、客房实训专项经费、酒水实训专项经费、烹饪实作费、农生学院实验实训专项经费、医学院实验实训专项经费、实训基地建设专项经费等。
(四)柔性引进应用型人才项目经费
根据《昆明学院柔性引进应用型人才暂行办法》及实施方案,学校安排具体的招聘、考核、备案及应用型人才进校后的相关后续工作。具体实施为学校结合实际需要,在各教学科研单位申报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两次专家评审会,根据评审会意见,初拟2020年柔性引进应用型人才、团队计划,向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财政局报备。
六、资金安排情况
(一)昆明学院应用型示范院校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资金38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学校的优势专业、专业群建设,如教学仪器设备、相关软件及数据库升级,完善相关办学条件;“双师双能型”教学教研团队建设及师资培养、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立项建设的12个项目如表1所示。
(二)昆明学院学分制综合改革配套建设
项目建设资金120万元,主要用于对现有普通教室的升级改造,计划新建多媒体教室33间,新增座位数近2800个,以弥补学分制改革工作教学场地不足的突出问题。
(三)学生实践教学专项经费
预算安排资金500万元,专项开展学生实验和实训活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费、客房实训专项经费、酒水实训专项经费、烹饪实作费、农生学院实验实训专项经费、医学院实验实训专项经费、实训基地建设专项经费等。
(四)柔性引进应用型人才项目经费
昆明市安排2020年柔性引进应用型人才500万元,学校计划柔性引进人才、团队的工作生活补贴及年终考核绩效总额合计为601万元,超出部分金额计划由学校自筹解决。
七、项目实施计划
(一)昆明学院应用型示范院校建设项目
1.优先支持优势特色专业(群)的建设,使我校的专业、专业群建设上水平、上台阶,能够更好地支持并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并产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示范成果。
2.支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引入行业标准和专业核心技术,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架构。
3.支持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发展建设,不断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的实践教学保障、运行与评价机制,推动专业实践教学与产业和行业的对接,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4.切实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支持一批教师到行业企业开展挂职锻炼、课题研究、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开展服务等,造就一批具有“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5.加强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应用型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方法改革、国际交流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等。
(二)教学资源建设
对现有普通教室的升级改造,计划新建多媒体教室33间,新增座位数约2800个。
(三)学生实践教学专项经费
根据学校年度教学工作计划,为学校实验实习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在年度内完成专项资金支付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柔性引进应用型人才项目经费
项目计划柔性引进应用型人才19人,应用型团队4个,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
引进单位 |
申报人员基本情况 |
1 |
经济管理学院 |
王丽娟(博士、副教授) |
2 |
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 |
周念丽(博士、教授、硕导) |
3 |
庾晓萌(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博士) |
4 |
人文学院 |
段炳昌(二级教授、博导) |
5 |
王文光(二级教授、博导) |
6 |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
周少华(教授) |
7 |
张卫伟(副教授) |
8 |
机电工程学院 |
王鹏(数控车工高级技师) |
9 |
机电工程学院 |
余熙文(装配钳工高级技师) |
10 |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李元(二级教授、博导) |
11 |
医学院 |
杨新旺(博士、副教授) |
12 |
旅游学院 |
李力(教授) |
13 |
王勇(高级技师、总厨) |
14 |
刘福灿(高级技师、总厨) |
15 |
数学学院 |
吴鲜(二级教授、博导) |
16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金国钧(二级教授、博导) |
17 |
化学化工学院 |
吴石山(二级教授、博导) |
18 |
昆明滇池(湖泊)污染防治合作研究中心 |
张效伟(教授、博导、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 |
19 |
花铭(博士、副教授) |
20 |
音乐舞蹈学院 |
《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创编团队 |
21 |
医学院 |
实践教学团队 |
22 |
云南省有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
有机光电子材料应用研究团队 |
23 |
云南省干细胞技术应用研究中心 |
干细胞技术应用研究团队 |
八、项目实施成效
昆明学院于2014年被列为云南省应用型整体转型试点高校;2017年成为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2018年成为云南省应用型示范高校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同时国家严控专业临床医学获批并开始招生,并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新增材料与化工、国际商务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建设方面,获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四单位)1项,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第一单位),学前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土木工程、护理学、财务管理、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10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省级新工科实践与研究项目3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2项,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特殊需要幼儿CRF教育康复模式—院园协同全融合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进入云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拟评审程序。校内遴选出学前教育、烹饪与营养教育、园艺、护理学、化学5个重点本科专业进行立项建设和培育。
课程建设方面,《有机化学》、《固体物理》、《护理研究》、《基础会计》、《拉丁舞》五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近三年,学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1项、二等奖54项、三等奖162项。省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151项、二等奖179项、三等奖327项。
九、项目绩效目标表
(一)立项建设昆明学院应用型示范院校建设项目12项;
(二)为农生学院、医学院、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300余学生开展实习实践活动;
(三)柔性引进应用型人才19人,应用型团队4个。
项目绩效目标表详见附件市本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1。
科研专项资金
一、项目名称
科研专项资金
二、立项依据
根据《关于中共昆明学院委员会恳请程连元书记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的回复意见》,同意在昆明学院设立“科研专项补助经费”,由市财政通过统筹科技计划项目资金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昆明学院科研发展。同时,将专项补助经费纳入年度绩效评价,下一年度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动态调整。
三、项目实施单位
单位名称:昆明学院
组织机构代码:125301006787089504
地址:昆明市经开区浦新路2号
联系电话:65098096
法人代表:黎素梅
经费来源: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
单位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
昆明学院是教育部2004年5月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原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昆明大学合并的基础上整合昆明市优质教育资源组建而成,是目前云南省学科门类最齐全的本科学校,学校的主要职责是: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综合大学学历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开展基础应用科学技术研究。3、加强校政、校企、校校合作,立足昆明、服务云南,做好社会服务工作。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与南亚、东南亚、欧美的项目合作。5、培育大学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文化传承工作。6、完成省、市政府交办的工作。
(二)机构设置情况
学校根据高校职能特点将机构设置分为党群组织机构、行政管理机构、教学业务机构、教辅业务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后勤服务机构、派出及临时机构7大类。
党群组织机构包括: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学校工会、学校团委、研究生工作部、老干工作部。
行政管理机构包括:校长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处、计划财务处、监察处、审计处、科技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保卫处、基建处、国际交流合作处、发展规划处、离退休工作处。
教学业务机构包括: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旅游学院、数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教辅业务机构包括: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信息中心、图书馆、学报编辑部、实训基地管理委员会。
科学研究机构包括:昆明科学发展研究院、昆明滇池(湖泊)污染防治合作研究中心。
后勤服务机构包括:后勤集团、校医院。
派出及临时机构包括:昆师路校区管理委员会、扶贫工作办公室、老校区处置和搬迁善后工作办公室、附属学校筹建办公室、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我部门编制2020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即:昆明学院,预算代码:601001。昆明学院属财政全供给单位,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截止2019年12月编报基本支出时,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2057人,其中:事业编制2057人。在职实有1575人,其中:财政全供养1575人。
离退休人员 1109人,其中:离休15人,退休1094人。
车辆编制36辆,实有车辆36辆。
(三)重点工作概述
1.全力做好学校发展规划工作。做好“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终期总结。适时启动“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前布局谋划、提前部署安排、提前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前期调研。制定规划编制管理办法,推进学校规划编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继续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继续探索并完善在绩效分配,职称评审、教师岗位聘任等方面的改革,不断增强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全面提升教学、科研和管理质量,使学校办学实力迈上新台阶。
3.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加大学分制改革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与完全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推进学生中心、教师中心、课程中心的建设,加速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学分制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开展学业导师培训,发挥对学生专业发展规划、选课指导和推荐继续深造等方面的作用。
4.稳步推进更名大学各项工作。逐一落实学校更名大学实施方案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制定硕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建设动态调整管理办法。
5.持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继续推进“昆明学院应用型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项目工作。加快推进“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学校的落地实施。对标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认证,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加大专业内涵建设。
6.着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完善科研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与各学院和研究机构签订目标责任书,充分发挥学校科研平台、高层次人才和学科专业优势。提高基础性研究水平,力争实现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的新突破;积极开展应用型研究,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立足昆明、研究昆明、服务昆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加大科研项目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度,以科研促教学。
7.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系和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结合学校推进内涵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内在需求,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项目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和培育昆明学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昆明学院科研实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2020年度昆明学院科研专项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团队培育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工作。
五、项目实施内容
项目实施围绕三个方面内容进行实施:1.云南省科技厅地方本科高校联合专项2020年度配套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2.昆明学院2020年度科研团队建设专项资金使用;3.昆明学院2020年度科研平台投入建设经费。
六、资金安排情况
(一)联合专项资金投入:500万元;
(二)团队建设投入:300万元;
(三)科研平台建设投入:200万元。
七、项目实施计划
(一)2020年1月—3月,进行联合专项2020指南征集、团队建设方案、科研平台建设方案制定;
(二)2020年4月—6月,开展联合专项项目、团队及平台建设申报及评审;
(三)2020年7月—11月,项目实施。
八、项目实施成效
(一)拟立项联合专项重点项目3-5项,面上项目10-15项,青年项目4项;
(二)拟建设科研团队5-8支;
(三)投入建设科研平台1-3个。
九、项目绩效目标表
(一)发表科研论文50篇以上,其中SCI论文10篇以上;
(二)申请专利、软著10项以上;
(三)科技成果转化1-3项;
(四)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7项。
项目绩效目标表详见附件市本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1。
附件:市本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1